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正确的是

栏目: 种植业 编辑: 农业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是农业国,以什么为主导?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正确的是

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毛泽东在1962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这一方针,反映了农业和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两大经济部门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农业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化的基础,农业发展使一部分劳动者脱离农业劳动从事其他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从而使社会分工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得以从农业中逐步独立化出来;农业为工业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等基本生产资料,成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能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工业品提供市场;能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能为工业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不断输送劳动力,促进他们的发展。

以工业为主导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工业能为农业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经济提供物质条件;能生产装备轻工业的成套机器并提供原料,促进轻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为运输业、通讯传播事业、建筑业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能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部门提供科学实验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各种实验手段;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

中国是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大国,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发展其他事业的前提,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更有特殊意义。

农业法规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我国农业农村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制定和颁布实施的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73件、行政法规760多件、地方性法规超过12000件,已经形成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此体系下,以《农业法》为基础,不同领域的专门农业农村法律为主干,以有关法律中的涉农法律为补充,辅之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多层次的农业农村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农业法规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本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描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