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记账,渔业会计分录

栏目: 渔业 编辑: 农业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渔业记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渔业记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库存商品入库又发生搬运请问这笔费用要怎么处理记在什么科目?

库存商品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依照如下方式做账:  

渔业记账,渔业会计分录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售价。  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小企业的产成品, 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也在本科目核算,但应与合格产品分开记账。  已经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库存产成品,应作为代管产品处理,单独设置代管产品备查簿,不再在本科目核算。  小企业( 农、 林、牧、 渔业)可将本科目 改为“1405 农产品” 科目。  小企业( 批发业、零售业) 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 装卸费、 包装费、 保险费、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按照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小企业生产的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照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  对外销售产成品,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购入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照商品的实际成本或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  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按照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 科目。  购入的商品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 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账务处理。  对外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或售价,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劳务公司如何节税?

你这个问题描述是不是有啥问题啊,700多万元的专票,交增值税140万,增值税税负达20%,这个不太可能,劳务公司的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6%,即使没一分钱的进项税额,那也只要交增值税42万元,至于企业所得税要交六七十万,这个就得具体分析了。

接下来说说一般纳税人的劳务公司如何合理节税吧

一、选择差额征税

劳务派遣公司可以选择按一般计税方法6%全额征税,也可以选择差额按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如果你很难取得进项发票,那就最好选择差额征税,所谓的差额征税,就是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举个例子,周氏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系一般纳税人,主要业务为银行宾馆提供劳务派遣安保服务,2019年8月收到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务费100万元,同时支付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社保等支出80万元,那么周氏劳务派遣公司8月应申报增值税(100-80)÷(1+5%)×5%=0.95万元。

如果按一般计税,同时又没进项发票抵扣,那就应交增值税100÷(1+6%)×6%=5.66万元,税负差异巨大。

二、若是建筑劳务公司可选择清包工方式备案简易征收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规定,建筑企业的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征收率为3%,纳税人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你公司取得建设方支付的劳务费100万元,应交增值税为100÷(1+3%)×3%=2.91万元。

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你的增值税税负,解决你一般纳税人没进项的烦恼。

以上这两个办法只是针对你的增值税节税问题,当然和企业所得税也是有一定联系的。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也就是计算收入、减成本费用等支出的税前利润,然后套用相应的税率计算出来的。

所以你在发生成本费用的支出时,一定要取得相应的合法票据,劳务公司的主要成本应该就是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社保等支出,所以,你最好选择差额征税,把工资福利社保等支出以普通发票开出来,作为主营业务成本入账,不然你在核算企业所得税时,成本这块没有发票,税务局无法认可。

总之,企业节税要合法,关键就是要按照税务管理的要求,在发生相应业务时,以发票为凭据,切不可买卖发票来做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渔业记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渔业记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