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渔业 提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渔业 提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阿根廷经济怎么了?
阿根廷的经济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阿根廷现在已经处于事实违约的处境,按照目前阿根廷的实力,无法还这笔外债,所以现在他们向上级部门,提出全面债务重组的提案。
阿根廷曾几何时很富有,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当时阿根廷是很多人想移民的国家,现在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人均收入已经被中国超越了,现在能记住的就是阿根廷足球,还有梅西。
数据显示,与2020年相比,2021年阿根廷的私人消费增长10.2%,公共支出增长7.8%,固定投资增长32.9%,出口额增长9%,进口额增长21.5%。
阿根廷国家统计与普查研究所细分的16个主要经济领域中,有15个产值回升,其中建筑、酒店餐饮、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复苏势头强劲,仅农牧林业出现0.3%的下降。
2018年至2020年,阿根廷经济分别下降2.6%、2%和9.9%。世界银行预计,阿根廷2022年经济增速为2.6%。
阿根廷央行4日发布的市场预期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该国通胀率将达100%。
报告显示,与上月相比,阿根廷今年通胀预期下调了0.3个百分点。报告预测,2023年和2024年阿根廷通胀率分别为96%和69.6%。
报告将今年阿根廷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7个百分点至4.8%,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0.9%,2024年下调0.1个百分点至1.9%。
阿根廷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该国累计通胀率已达66.1%。
獐子岛溢价“卖海“净赚7000万。你怎么看?
獐子岛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持续的笑话,不,不仅于此,甚至是全球资本市场一个笑话。
养扇贝的企业,扇贝不是饿死了,就是去“旅游”不见了,现在又来一波神操作,“卖海”用于扭亏为盈。
估计下一次,獐子岛应该是卖太平洋了。太平洋那么大,可以卖个几百年几千年,那么獐子岛就永远不会亏损,永远傲立在A股。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这一次与獐子岛交易的对象,也就是“买海”的对象,竟然是一家还没有缴纳注册资金的新公司。
按照獐子岛公告和其对交易所的回复,本次交易的4家买方公司均成立于2019年12月23日之后,创建时间不足半月,与公司董监高不存在关联关系。虽然交易首付款已到位,但截至2020年1月9日,上述公司尚未实缴注册资本,且交易首付款系各公司实控人及关联人等垫付。
价格方面,也是让人感到神奇,公告显示,4宗海域使用的租赁权暨海底存货评估值合计1.04亿元,较账面价值增值490.85%。
那么,这些价值,究竟是溢价,还是其他什么神操作,也是莫名其妙。怎么有那么多人,拿那么多钱去溢价收购一个动不动就跑掉饿死的海面。
总之,獐子岛就是一个笑话,这个笑话还会继续演绎下去。
獐子岛溢价“卖海”净赚7000万,这只不过是獐子岛垂死挣扎罢了。
獐子岛的扇贝一次次要么跑了,要么饿死,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笑,我不知道那些投资獐子岛的股民们看中的是哪一点,是獐子岛涅槃重生吗?我认为可能性已要很低了,獐子岛2012年净资产为27.25亿元,到2018年时,净资产只有3.85亿了,到2019年三季报时只有3.56亿元,整整23.69亿已经全部亏没了。
看看近几年獐子岛的业绩,2014年亏损11.89亿元,2015年亏损2.43亿元,如果2016年再亏损公司就退市了,结果2016年公司奇迹般地实现了盈利7959.34万元,最后起死回升居然没有退 市,但是就注意看公司2016年扣非净利润为-2787.46万元,也就是说2016年公司实际经营也是亏损的,只是因为获得了非经营性损益才实现了扭亏,保住了公司没有退市。
然后到了2017年,公司又巨亏了7.23亿元,到2018年的时候,奇迹般地又盈利了,但是扣非净利润仅为576.35万元,也就是说2634元依然是通过“经营性损益”的方式来实现的,再接着看看2019年的情况:
獐子岛2019年以来一直在亏损,前三季度亏损2402.69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了4641.75万元,这公司实际经营其实一直在亏损,净资产已经亏到只有3.56亿元,如果再来一次较大的亏损,公司就直接资不抵债,破产倒闭了。在这个时候,转让广鹿岛的4宗海域、累计1175公顷的海域承租权和其中数十万公斤的底播海参存货,只不过是为了“断臂求生”。
对此,证监会还发了问询函,獐子称拟转让 4 宗海域使用的租赁权暨海底存货,总价款 10,050 万元。上述海 域使用的租赁权暨海底存货评估值合计 10,398.2 万元,较账面价值增值 490.85%,以及海参评估单价(包括 125g 及以上、60g-125g 及 60g 以下)平均值为 268.69 元,高于广鹿分公司近三年海参销售均价 173.10 元/公斤,证监会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向獐子岛进行问询。
獐子岛也进行了回复,当然能回复,说明公司肯定是能自圆其说的,否则就不回复了。但是这些理由其实都是很牵强的,但是均有评估师意愿,我们也无法去质疑,只能说受让方看好这些资产,觉得这些海参能卖出更高的价格,所以愿意高溢价接手。
真实原因我们不去细究了,很显然,獐子岛现在又是卖海域,又是卖海参,无非就是能多收回点钱来,要不然没准过段时间海参又死了,再多亏一笔,獐子岛就真的走到绝路了。
根据獐子岛的回说,本次转让资产后,能降低风险敞口,未来将广大的海参优质原产 地的诚信客户合作,共同经营海参产业链,共享资源与品牌的价值。以上即“养殖户+公司” 的轻资产模式。听起来这种模式很诱人,但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獐子岛的养殖风险,但成本更加不可控,再加上公司资产归模已经急剧收缩,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87.63%,未来就算不被经营压垮,也很可能被债务成本压垮。
獐子岛的辉煌已经结束了,未来要么就是想办法把债务压力降低,心甘情愿的利用獐子岛仅有的品牌价值做个小加工商,要么就是想办法保住公司的上市资源,寻找买主卖壳走人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渔业 提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渔业 提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