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渔业,自然渔业资源的特征

栏目: 渔业 编辑: 农业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然渔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自然渔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鱼米之乡淡水渔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鱼米之乡的淡水渔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自然渔业,自然渔业资源的特征

1,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

 

气候上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其次该地区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所以水稻丰产;

第三平原地区,交通便利,长江流经于此,河网稠密,有利于淡水水产业产业的发展。

渔业资源丰富的地方特征?

渔业资源丰富的条件:

1、水文: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寒暖流交汇、冷海水上泛、淡水河流注入等处;

2、气象:鱼类对风有逆风或顺风行动的特性,据此可根据不同习性追逐渔场位置。风影响气温和水温变化,也就可以影响到渔场稳定和变化趋势。3、地理:鱼群多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洋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也多在近陆岸海域。

4、生物:浮游、底栖生物多的地方,鱼群也多。

长江三角区发展淡水鱼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1、长江三角区发展淡水鱼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水网密布,淡水鱼养殖所需的鱼塘、水库、湖泊、沼泽等场所众多。

2、处于长江入海口处,源源不断的淡水资源,为淡水鱼类养殖解决了鱼儿生存所需的淡水资源。

3、长三角地区气候适宜、饵料丰富,为淡水鱼养殖提供了可靠的饲料来源。

长江对长江三角洲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长江三角洲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丰富的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河流带来的肥沃土地**等。具体如下:

1. **水资源丰富**: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资源,这对于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淡水是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基本条件,长江的水量大,水质较为稳定,非常适宜渔业生产。

2. **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复杂,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生物。这些生物资源为渔业提供了丰富的捕捞和养殖对象。

3. **肥沃的土地**:长江携带的泥沙使得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田和鱼塘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自然滋养。

4. **经济支撑**: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程度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这为渔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和经济支撑,促进了渔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5. **文化与旅游**: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独特的水乡文化和历史积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渔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如发展休闲渔业、渔家乐等,为当地渔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6. **政策支持**:国家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例如,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旨在打破恶性循环,恢复渔业资源,为长远的渔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市场和文化 tourism 等方面,这些都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政府的保护政策和市场的需求也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然渔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然渔业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