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有哪些?
一是出现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可引起人类疾病的林业有害生物时;
二是首次发现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林业有害生物,及林木受害面积大于1亩时;
三是当首次发现外来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及林木受害面积大于1亩时;
四是专家组评估认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可能暴发重大危害事件时。
什么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林业知识以及产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规划依据和保护期?
答: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和防治。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确定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发生暴发性、危险性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除治。
林业经营者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对其经营管理范围内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通过营林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吗?
“森林病与虫,重点是防控;自然多顺应,生态多尊重;讲究食物链,考虑互平衡,提倡当地苗,规范外引种;防止外传入,检疫不放松;清除衰弱树,树壮病难攻;控制郁闭度,透光且通风;营建混交林,树杂虫头疼;监测多调查,防控不被动;本地病虫害,消长自调控;病虫偶危害,也在情理中;多借自然力,只要灾不重;少用药剂杀,或用虫抑虫;或挂诱捕器,或设黑光灯;或放白僵菌,或放寄生蜂;物理人工法,防治也选用。”(来自“木头工程师”创作并发表的《森林健康经营技艺歌》)
“木头工程师”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基层从事林业技术工作,对林业有害生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病虫)防治还是十分了解的。通过营林措施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效果不尽相同,这也是我们林业人的研究方向。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采取以下营林措施来推进森林健康经营,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
造林措施
选用抗病虫品种。比较出名的有农业上的抗虫棉,在核桃品种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病性强。
选用良种壮苗。所谓良种指的是基因好,能够适应当地条件、很好地实现经营目标。所谓壮苗指的是体质好,干粗芽饱,根系完好,达到了国家Ⅰ级苗木标准。健壮、优质的苗木栽后缓苗期短,恢复能力强,生物量大,抗逆性强。
适地适树。“木头工程师”在已发表的《造林技术歌诀》中说过:“适地适树,树种选下;因地制宜,实地踏察...阳坡栽松,阴坡种杉;黄栌槐条,碱地不怕;椿树枣树,耐旱称佳;泡桐构树,工矿驻扎。”。所栽树木如果不能适应当地大环境和小气候造成生长不良,必然导致抵御林业有害生物能力低下。
科学整地、细致栽植。“木头工程师”在已发表的《造林技术歌诀》中说过:“科学整地,放在第一...整地方式,根据地力:坡度平缓,全垦整地;机械作业,省时省力;以耕代抚,间作合理。水土易失,整地如梯;保持水土,维护地力...”。科学整地、细致栽植的目的在于让树木生长得更好。
多树种营造混交林。为什么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是人工林品种太单一,一旦有有害生物侵入,必然一发不可收拾。在林业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配置诱集树,例如在杨树周边在栽植桑柘来诱集桑天牛。驱避树,如“木头工程师”曾经说过“杨树旁边,臭椿驻扎;驱避天牛,虫灾不怕;山苍子树,混入油茶...”。在毛竹林缘种植泡桐来招引红头豆芫菁能够有效控制“木头工程师”这里毛竹的主要害虫---竹蝗。
- 设置隔离带。为了防治梨锈病,需彻底清除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柏类,建立隔离带。在必然在松材线虫病防控中有一项重要措施便是设置生物隔离带来组织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传播。
抚育、采伐措施
抚育。通过抚育清除掉林间杂灌、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抑制病菌等林业有害生物滋生。
- 间伐。伐除已感染病虫的植株、抵抗力低下的被压树、细弱树等,并集中焚毁来降低虫口密度,消除病源。
- 清园。在经济林生产中,每年秋后都要清园,收集树体上僵果、病虫枝的残体,刮粗翘树皮,涂干,收集园内残果、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制肥。杀灭躲藏在里面的有害生物。
- 深翻。通过深翻(特别是冬季翻耕)土壤可杀死土壤中隐藏的有害生物。
- 嫁接。嫁接的作用在于改良品种,提高生长势,增强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木头工程师”,谢谢!
图片均来自网络
营林技术防治通过人为地改造环境来影响寄主, 从而间接作用于害虫,是对竹林害虫进行营林防治的基本思 想。利用各项营林技术措施,达到抑制或减轻甜竹笋有害生 物危害。害虫、寄主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辩证关系。
竹林大部分是纯林,林分结构组成简单、林冠单 层一致、林内草木稀少。这与其他林种区别较大,防治害虫时 应特别注意保持竹林内生物的多样性,使之趋于稳定的生物 群落,从而使目标害虫不能成灾或少成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活动行业,现在发展状况怎样?未来有何新的创业空间?
这题有点意思,我所在单位有两类研究学科,其中一类便是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可惜不是我的专业[流泪]),我在这说有点“班门弄斧”。自然界讲“食物链”,因此我国的鼠害并不严重(兽害就更无从谈起,野兽除了那几个国家力保的以外,能出现在国人面前的都被吃了)。近些年我国的森林病害与虫害发生率不高,规模性不大,以至于研究起来没有可行的对象。我国的森林病虫鼠害科研水平在全球来讲,尚可,但并不突出。科研力量最强的当属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科研的力量我国水平较低,这是因为林业研究的周期长,出成果慢,科技人员待遇低,导致优秀的高中生不学林,林业研究的大学生能力、水平不高,国家重视力度也不够(一提林业,过去就讲砍树,现在讲种树),没钱难以吸引优秀人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